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举行2025年第015期学术讨论会

1116日,江西财经大学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举行2025年第15期学术讨论会,分别围绕“海底地形数据集重构”与“经济系统数字孪生”两大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会议由实验室负责人主持,相关教师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旨在总结阶段进展、查找问题不足,推动实验室科研工作系统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1116日上午,海底地形数据集重构专题研讨会在406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海底地形反演方法、数据产品构建和成果规范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系统回顾了前期海底地形数据集构建的阶段性成果,在充分肯定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当前产品与报告中仍需优化之处。与会人员围绕方法描述、图表呈现、指标设计与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讨,并形成系列改进要求:方法部分需进一步统一概念与术语,并补充必要的图像展示以增强可视化表达;产品评估部分需补充完善指标,罗列出详细的分析方案,提升结果可信度;报告整体规范化方面,将统一图表配色体系、表格格式和符号引用标准,提升成果表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后续工作路径,为海底地形数据集重构项目在方法规范、产品完善和成果呈现等方面的深化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6日下午,经济系统数字孪生常态化学术研讨会在427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多源数据驱动的经济测度、企业行为识别与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等前沿议题进行系统讨论,重点聚焦遥感数据、文本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在经济研究场景中的融合应用。

会上,项目组汇报了多个方向的阶段性进展:全球地方GDP精细化估算方面,展示了利用夜间灯光等多源数据构建网格化预测模型的整体方案,并介绍了在统计数据薄弱区域提升经济刻画精度的实证结果;企业行为研究方面,基于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构建管理者短视指标,系统探讨其对资本支出、研发投入与未来绩效的影响机制;夜间灯光专题研究从灯光强度区间划分与指数构建出发,对其与多项社会经济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比较,强调了夜光遥感在经济社会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文本分析方法论梳理了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在文本表示、特征提取与下游任务中的优势,并结合实验室现有财经文本研究场景展开案例讨论;可视化平台建设方面,项目组围绕平台架构、页面设计与交互功能汇报了建设进展,深入解析了EChartsRShiny两种工具的功能定位差异分享了一个基于‌RShiny框架开发的‌在线结构方程建模(SEM)工具,并展示了宏观指标展示、区域发展预测和指标分解分析等模块的最新成果。

会议围绕数据质量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多源数据深度融合及平台功能迭代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下一阶段地方经济监测、管理者行为识别、遥感与文本深度融合以及可视化平台迭代升级工作进行了部署。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明晰了研究重点,强化了跨方向协同机制,为实验室在经济数字化测度与智能分析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