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院魏志教授应邀到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讲学

2024年5月11日下午,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专题学术讲座于南区综合楼第三会议室顺利举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志华应邀开展题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雇佣规模”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红建教授主持,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讲座。

座伊始,王红建教授代表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对教授应邀开展讲座表示欢迎,并对本次专题学术讲座的开展意义进行介绍。教授表达了对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感谢,十分开心能够来到美丽的财大与现场的老师以及同学深入交流学习,共同寻探讨学术问题

魏教授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思路,“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保持就业稳定已成为中国政府决策的当务之急,而就业的主体是企业,如何有效激励企业增加雇佣是学界和社会多方关注的重要议题。魏教授说“银行对于投资和就业非常重要,而现有关于银行和就业的研究尚存在研究缺憾,为本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魏教授对于现有银行与就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大多文献探讨的是银行对于社会整体就业的影响,较少关注银行对于微观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且大多利用地区银行分支结构的数量来探讨银行对企业的影响,然而区域层面的数据受到地区混杂因素以及银行“阈值半径”测量误差的干扰容易导致有偏估计。

魏教授介绍本文研究发现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发挥发挥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就业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面使企业增加劳动力投资。异质性分析显示,这一就业效应在融资的束高、政治关联弱、劳动密集型以及周边银行竞争更加激烈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细分指标中,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的就业提作用更强,而战略数字化则稍显薄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不仅使企业增加了更多的生产人员与研发人员,还改了企业的学历结构。最后,银行数字化转型创造的就业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绩效与市场价值。

魏教授还对研究的创新点及贡献进行了介绍,这一研究为银行与就业的文献提供了更加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更为科学的识别方法为技术发展与就业的关提供了来自银行业的新证据。为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与经借鉴。交流讨论环节,参会师生就文章实证方法机制检验、遗漏变量解决方法、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和普惠金融研究等问题积极讨论。至此,此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讲座过程中讨论氛围极为浓厚,进一步深化了与会师生对该领域的认识,促进了学术交流。


(图文/王光月 作者单位/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